地震科学进展杂志社
首页 > 最新目录
 
/ / /
 

《地震科学进展》2019年08期

 
目录
大地震孕震理论、预测方法与技术
大地震的幂律奇异性前兆及预测薛健;郝圣旺;杨荣;连尉平;张永仙;卢春生;柯孚久;白以龙;2-3
北京地区历史中强地震前的显著地震活动研究朱红彬;3-4
云南滇西至滇西南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刘自凤;付虹;李智蓉;5-6
青藏块体7级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陈大庆;6-7
基于构造地球化学的东昆仑断裂东段强震危险性分析王朋涛;徐溶;王丽霞;姚玉霞;张辉;武善意;李娜;李敏娟;8-9
地电阻率年变化特征及机理解释方炜;张国强;9
中国大陆流体预测指标体系建设探索付虹;胡小静;林辉;10
地震地磁日变化预测指标体系建设进展冯志生;倪晓寅;戴苗;戴勇;袁桂平;姚丽;章鑫;李鸿宇;黄颂;李军辉;姜楚峰;11-12
地震带划分方法研究崔子健;陈章立;12-13
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断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布网技术研究方震;缪鹏;汪世仙;14
六盘山与龙门山地区构造活动对比及地震危险性评估丁晓光;石富强;张艺;15
利用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研究汶川8.0级地震震前电离层扰动异常特征夏彩韵;张小涛;张志宏;16-17
地震、火山、大地震尹周民;17
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构造地震预测方法浅析李拴虎;杨红樱;陈子豪;18-19
新疆部分中强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变化分析唐明帅;王海涛;魏芸芸;李艳永;王琼;苏金波;19
辽宁地区典型地震预报过程中的共性特征研究焦明若;20-21
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近震S波分裂研究呼楠;李永华;徐良鑫;21
北部湾6.1和6.2级地震震例总结遗漏的3个前兆异常李志雄;张慧;解晓静;刘阳;李盛;22
岩浆泡破裂引发地震的模式薛林福;祝铭;23-24
腾冲火山区孕震动力学环境研究周文敏;曾庆堂;孙自刚;24
基于GPS基线的青藏高原相对印度板块的运动分析马海萍;武善艺;李娜;窦喜英;李敏娟;王朋涛;王谦;25-26
松原地区地震前热红外亮温异常特征研究张志宏;李梦莹;钱蕊;黄明威;张丽;26-28
1991—1999年华北ML5.5以上地震热点特征研究宋程;张永仙;夏彩韵;29-30
东昆仑断裂东段InSAR震间形变与强震危险性季灵运;刘传金;朱良玉;李宁;30-31
高台连续重力观测非线性漂移改正分析窦喜英;韦进;张丽琼;姜佳佳;李敏娟;马海萍;武善艺;王朋涛;31-32
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.2级地震前b值异常特征研究刘子璇;冯建刚;李娜;33-34
活动断裂围界地块差分运动与强震趋势薛丁;韩晓明;张帆;李娟;34-35
青藏高原辐射低值与青藏高原东缘的强震关系讨论路茜;张铁宝;杨星;35-36
数字地震观测与预报方法及技术应用
2018年西昌MS5.1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易桂喜;龙锋;宫悦;粱明剑;乔慧珍;37-38
重庆武隆MS5.0地震序列视应力变化特征陈丽娟;龚丽文;王同军;38-39
四川盆地两次中等地震特征对比研究黄世源;朱丽霞;李翠平;高见;王宏超;39-40
气枪主动源区Q值估算方法及其初步应用武安绪;武敏捷;林向东;赵桂儒;41
基于密集台阵研究2016年门源6.4级地震前视应力变化特征黄浩;42
基于Molchan图表法的辽宁流体资料预报效能检验李彤霞;43
潮汐对大震的触发作用研究李智蓉;张晓东;44-45
利用S波高频衰减对天山中东段地区地壳Q值成像李金;周龙泉;45-46
利用重复地震研究霍山地区介质变化鲍子文;47-48
2018年台湾海峡MS6.2地震构造分析王小娜;叶秀薇;黄元敏;王力伟;48
祁连带中西段ML4.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徐溶;张辉;王丽霞;49-50
青海省地震地球化学背景场特征研究刘磊;马茹莹;张朋涛;冯丽丽;李霞;赵玉红;50
京西北地区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武敏捷;郭祥云;武安绪;林向东;赵桂儒;51-52
澳大利亚西南部2018年Lake Muir 5.7级震群矩张量反演及其构造意义林向东;袁怀玉;孙海霞;侯丽娟;武敏捷;赵桂儒;52
影响保山氢气测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刘翔;付虹;李琼;李宗兴;53-54
省级震情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李光科;巩浩波;张锐;张巡;54-55
2017年漾濞地震序列主震震源深度测定及微震检测姜金钟;李姣;付虹;潘睿;56-57
青海地区大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赵玉红;冯丽丽;李霞;苏维刚;刘磊;57
基于沙城地震台站的怀来地区S波分裂研究孙海霞;高原;58-59
青海地区中小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刘文邦;张丽峰;李启雷;59
宁夏形变观测典型自然环境干扰因素研究李自芮;60-61
2019年5月26日秘鲁北部MW8.0地震震源机制研究刘敬光;黄志斌;万永革;梁姗姗;邹立晔;61
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分析艾萨·伊斯马伊力;冯丽丽;62-63
马边—永善地震带地震精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祁玉萍;龙锋;肖本夫;63
甘肃地区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冯丽丽;李霞;64-65
PET重力仪和与CTS-1EF地震计记录热带气旋信号特征分析李盛;胡久常;张慧;王惠琳;谢小玲;余宙;65-66
基于波形特征的内蒙古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刘芳;赵艳红;包金哲;王树波;杨智升;张晖;翟浩;魏建民;赵铁锁;赵星;王磊;苏日亚;王鑫;李彬;娜热;李惠;67-68
利用地磁日变形态异常预测地震的效能及成因分析胡久常;郭明瑞;王锡娇;68-69
利用极化方法分析青海地区ULF磁场特征李霞;冯丽丽;冯志生;赵玉红;刘磊;69-70
九寨沟7.0、精河6.6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值特征贺曼秋;冯丽丽;樊文杰;张贵霞;71-72
祁连山地震带及阿尔金地区MS≥4地震活动增强研究姜佳佳;张辉;窦喜英;张丽琼;72-73
施工对临夏台地电阻率干扰的定量分析张丽琼;李娜;姜佳佳;窦喜英;73-74
跨断层数据在2018年通海MS5.0地震前的异常特征毛泽斌;刘家祥;李智蓉;常昊;75-76
西吉王民井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朱鹏涛;李自芮;沈宁;马禾青;76-77
河北永清4.3级地震前地磁谐波振幅比变化特征王丽红;李菊珍;朱红彬;李红;岳晓媛;77-78
2014年云南盈江M6.1地震前后视应力时序变化特征彭关灵;赵小艳;79-80
晋冀蒙交界地震综合异常的ECRS方法识别李红;朱红彬;崔博闻;费伯秀;80-81
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.6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刘春;邱玉荣;王莹;呼楠;81-82
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中小地震震源参数测定及其意义邱玉荣;刘春;82-83
平滑伪魏格纳-维勒时频分析方法在川滇地区的震例回溯性研究廖晓峰;何畅;祁玉萍;李雪浩;83-84
广西苍梧5.4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图像分析李莎;阎春恒;周斌;郭培兰;黄惠宁;向巍;85-86
华北地区震后早期余震概率预测策略研究毕金孟;蒋长胜;86-87
西南地区井水温动态特征研究巩浩波;李光科;李翠平;马伟;87-88
地震数值预测理论、方法与技术
基于渐近破坏模型的震前“静音期”数值分析与思考李世海;林钦栋;池顺良;89-90
利用精定位小震资料反演龙滩库区主要断层面参数阎春恒;周斌;李莎;黄国华;宁广金;90-92
压缩感知在水库气枪地震信号重建中的研究与应用张帅;杨润海;92-93
桦南4.7级地震前地温异常特征研究石伟;周秀杰;李永生;高峰;李继业;94-95
安庆皖23井水位破年变异常分析王俊;周振贵;李军辉;何康;郑海刚;王雪莹;95
台湾强震对东南沿海东部地区的动态库仑应力分析董非非;邓辉;郭雨帆;李正;96-97
利用气枪震源P波传播方位角研究地壳介质变化周青云;97-98
河流载荷加载对抚顺水管倾斜的影响分析翟丽娜;贾晓东;孔祥瑞;王松阳;98-99
非线性震级频度关系应用于地震预测的初步研究王卫东;郑怡;卞龙;100-101
呼图壁6.2级与精河6.6级地震前的地形变异常张希;方伟;秦姗兰;101-102
2016年1月4日新疆轮台M5.3地震余震序列分析向元;聂晓红;102-103
利用重力场变化反演北天山地壳介质密度变化陈丽;艾力夏提·玉山;刘代芹;方伟;李瑞;103-104
地震及滑坡等自然灾害过程中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:现象、机理、观测新方法与数值模拟
基于数值模拟与含水层应力反演的静乐井水位异常分析张淑亮;李宏伟;吕芳;陈慧;105-106
地震前热异常机理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——以汶川地震为例邓志辉;丁留伟;杨竹转;严研;邵叶;106-108
利用遥感影像研究2014年新疆于田地震同震形变杨士超;张志宏;夏彩韵;王岩;108-109
扶余—肇东断裂、呼兰河断裂氢气观测试验研究李继业;赵谊;任建辉;孙强;马龙辰;109-110
云南曲江断裂断层气特征研究罗睿洁;张立;110-111
饱和黄土场地效应及其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王谦;王振明;苏永奇;王兰民;马海萍;李娜;钟秀梅;111-114
基于D-InSAR的云南墨江地震同震形变场的获取孙赫;康帅;刘传金;114-115
云南普洱大寨井水质群体变化初步分析李琼;胡小静;115-116
云南腾冲地震台井水位对大地震的同震响应段胜朝;张立;孙自刚;马志刚;杨铭昌;116-117
鄂尔多斯西缘CH4和CO2浓度的构造响应崔月菊;司学芸;李营;杜建国;117-118
地震作用下天水市区滑坡危险区划研究钟秀梅;李伟利;袁中夏;李娜;118-119
2018年8月通海2次5.0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谢阳;常祖峰;120-121
川滇菱块西北缘温泉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李其林;王云;周艺颖;赵慈平;121-122
云南小滇西地区宏观水化学背景值调查高文斐;张立;122-123
流体诱发松原地震的大地电磁图像翁爱华;唐裕;李亚彬;杨悦;124-125
两种罕见的地震前兆:泥火山与新生断层常祖峰;125-126
云南会泽水位快速下降变化的数值模拟结果胡小静;孙小龙;付虹;126-127
跨学科交叉与地震预测/预报研究相关领域
孕震层底界流变层温度变化在云南震情跟踪中的应用尝试赵慈平;王云;李其林;冉华;128-129
电离层TEC中长期微观异常与中强地震廖洪月;王刚;129-130
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异常特征研究何畅;廖晓锋;130-131
我国地震地球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——从泥火山地震宏观异常谈起高小其;刘耀炜;陈华静;向阳;蒋雨函;131-133
松辽盆地内部地震动力机制初探孟宪森;134
川西温泉水温的映震能力研究邱桂兰;陈学芬;陈聪;黄雪影;135
红河断裂带水热活动与构造活动分析王云;李其林;赵慈平;136-137
日本3·11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GPS形变分析梁洪宝;137
视电阻率典型变化成因分析高立新;戴勇;杨彦明;138-139
对PCM编码式GPS站点布设模式的评价和改进邹镇宇;江在森;139
西藏当雄地区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及地震活动性分析陈晨;康帅;140-141
云南及邻区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研究李涛;付虹;141
金沙江断裂带构造地貌与断裂活动特征研究常玉巧;陈立春;张琦;142-143
吉林松原前郭井水温及井水冒泡异常调查分析刘轶男;李婷;张昕;赵春花;王迪;143-144
Sentinel-1数据用于鲜水河断裂带震间形变监测张文婷;季灵运;刘传金;徐晶;145-146
2019年4月28日甘肃肃南4.8级地震概况程建武;146-147
特殊构造环境下的形变异常成因机理分析龚丽文;陈丽娟;郭卫英;148-149
辽南地区断层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王喜龙;贾晓东;149-150
1979年加州帝王谷MW6.5地震前后水准异常常昊;洪敏;常祖峰;150-151
九寨沟7.0、精河6.6、阿克苏5.7级地震前地磁日变异常分析李菊珍;王丽红;152-153
甘肃省甘东南地区ML4.0以上地震平静分析王丽霞;张辉;张博;徐溶;153-154
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6.2级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张璇;田洁;田秀丰;154-155
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未来7级大震危险性分析高曙德;冯建刚;杨斐;156-157
2015年7月3日皮山MS6.5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张治广;张丽峰;157-158
地震极低频电磁观测在云南地区的建设应用进展张平;158-159
滇西大理地区温泉溶解二氧化碳及碳同位素特征张翔;付虹;罗睿洁;159-160
广东信宜井水位受降雨影响的回归分析刘锦;陈大庆;钟天任;杨雪;160-161
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测/预报中的应用
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波形频谱的地震事件自动检测赵明;陈石;房立华;张贝;162-163
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检测韩城—罗云山断裂带小震/微震事件李君;张佩;163-164
地震预报科普技术与方法
我国地震预报科普内容和困扰分析沈繁銮;孟晓春;165-166
浅谈防震减灾科普现状杨红樱;周煊超;166-167
2018年云南通海M5.0地震前后宏观异常张艳凤;常祖峰;蔡建华;陆松林;167-168
小波分析在2010年青海玉树MS7.1地震前地下流体分析中的应用杨晓霞;刘磊;李玉丽;马茹莹;169-170
芦山地震前天全地区气压的变化特征杨星;170-171
特别专题:宜宾地震
前震或广义前震识别的频谱偏移法在长宁6.0级地震前的跟踪实践杨立明;马亮;172-173
2019四川长宁6.0级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及震源区应力场万永革;胡晓辉;刘敬光;李振月;174-175
从四川长宁6.0级地震的发生看大凉山次级块体的孕震环境赵慈平;王云;李其林;冉华;175-176
宜宾长宁6.0级地震的同震及临震流体异常变化及其动力学意义初析黄辅琼;田雷;176-177
西安毛西井水位对长宁6.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刘洁;赵小茂;王新;王景丽;177-178
2019年6月17日长宁M6.0地震的构造背景常祖峰;王光明;179-181
电离层TEC中长期微观异常与宜宾地震廖洪月;朱林;唐好丛;181-182
长宁地震前应力变化及震前触发过程探索研究李艳娥;陈学忠;182
地震科普
趣味地震学(8):向数学艺术致敬冯锐;183-191
序黄辅琼;1
《国际地震动态》征稿启事2
点击在线投稿

 
 
 

(c)2008-2018 学术规划网

 

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NDHX.NET

 

免责声明: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;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;另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告知!